若非毛主席,新中国难以诞生,而若无周总理,或许主席的卓越才能便不会被世人知晓。
1949年10月1日,天安门城楼上,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。那一刻,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。说起新中国,毛主席的作用就像太阳一样重要。没有他的带领,大家怎么会有后来的新中国?
仔细一想,周总理的贡献确实非常大。有人认为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,但如果少了周总理,毛主席的军事才能可能就不会那么早被发现,也不会那么快得到充分发挥。
小时候的毛主席非常爱学习,从6岁起就开始帮忙做农活,到了8岁,他就进了私塾读书,学习儒家的经典书籍。他还特别喜欢读《水浒传》《三国演义》这样的书,渐渐地对打仗和智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1910年,16岁的他从老家出发,前往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求学,接触到了新式的教育方式,阅读了《盛世危言》这样的启蒙书籍,开始关心国家的未来。第二年,辛亥革命爆发,他加入了湖南新军,正式投身革命事业。
1913年,他进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,师从杨昌济老师,学习西方哲学和伦理学,思想日渐成熟。1918年毕业后,他前往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,结识了李大钊和陈独秀,开始了解马克思主义。1919年,他参与了五四运动,在湖南组织学生和工人进行革命活动。
1920年,他在湖南成立了一个共产主义小组。1921年7月,他作为湖南的代表,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,正式成为党员。从那时起,他全身心投入到农民运动中,1927年领导了秋收起义,并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,提出了“以农村包围城市”的战略。
他在井冈山的时候就已经展现了出色的军事能力,多次带领红军击退敌人的进攻,为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毛主席从一个农村青年成长为革命领袖,靠的是对知识的渴求、对社会不公的关注以及卓越的战略眼光。
周恩来的一生旅程
周总理的祖先来自浙江绍兴,家里原本是读书人家,后来家道中落了。
他在四岁时失去了母亲,由伯母陈氏抚养长大。十岁时,陈氏也离世了,他跟着伯父去东北上学。1913年,他进入了天津南开中学,接受了新式的教育,学习成绩非常优秀,还特别擅长演讲和表演戏剧,组织能力也很强。
1917年,他前往日本求学,但由于资金不足和语言障碍,1919年便回到了国内。回国后,他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,带领天津的学生参与革命活动,并创办了《觉悟》杂志,后来因抗议事件被捕。
1920年,他前往法国一边打工一边学习,同时研究马克思主义,并参与创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。1921年,他加入了共产党,成为了旅欧支部的主要负责人。1924年回国后,他担任了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,培养了许多革命军事人才。
1925年,他与邓颖超结为夫妇,两人共同投身革命事业。1927年,他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,国共合作破裂后,他前往上海负责中央工作。1931年,他进入江西苏区,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。
周总理的成长之路,从书香门第的小孩到具有国际视野的革命家,靠的是他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坚定的信念。他在黄埔军校和苏区的工作,培养了一大批人才,为后来的斗争奠定了基础。
毛主席和周总理合作的重要之处
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合作,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,特别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几件大事上,周总理的支持让毛主席的军事才能得以充分展现,并一步步巩固了他的领导地位。
1932年2月,红军在江西的一个根据地开会,讨论是否要攻打赣州。毛主席认为应该先稳固根据地,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行动。他指出,赣州的城墙坚固,红军缺乏大炮,而且敌人的援军离得很近,硬攻风险太大。然而,当时的中央临时负责人博古坚持要攻打中心城市,大多数人都支持进攻的计划。
周总理听取了双方的意见后,最终决定支持进攻。2月23日,红军一万四千人投入战斗,由彭德怀担任总指挥,战斗持续了33天,牺牲了三千多人,但仍未攻下赣州。战斗结束后,周总理意识到毛主席的判断是正确的,于是赶紧请回毛主席,询问下一步该如何行动。
毛主席提出攻打福建的龙岩和漳州,周总理马上表示赞同。到了四月份,红军成功占领了漳州,缴获了许多武器,部队的士气也随之高涨。这件事让周总理对毛主席的战略眼光更加佩服。
那年十月,宁都在江西召开了会议,主要商量如何应对第四次反“围剿”。博古他们认为毛主席提出的“诱敌深入”策略太过保守,批评他是右倾,甚至打算把他从前线调走。
周总理提出了两个方案:要么他自己指挥红军,毛主席协助;要么让毛主席完全负责,他自己在一旁监督。但在会议上,大家还是偏向博古,决定让毛主席回到后方“休息”。不过,周总理并没有放弃,一直在中央为毛主席争取机会,确保他的影响力不被完全压制。
1934年,红军在第五次反“围剿”中失败了,只能开始长征。湘江战役后,红军损失了不少人马,接下来该往哪里走成了一个大问题。毛主席提议去贵州,周总理在会上也支持这个决定,这才让红军避免了更大的危险。
1935年1月15日至17日,遵义会议在贵州遵义召开。博古在会上做了报告,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敌人的强大。周恩来则做了补充报告,他承认自己在指挥上的失误,并主动承担责任,还大力赞扬了毛泽东的战略思想。毛泽东在会上发言很多,详细分析了失败的原因,并提出了今后的行动方针。
张闻天和王稼祥也支持毛主席。会议决定让毛主席加入政治局常委,并确立他作为新领导团队的核心。随后,周总理将军事指挥权交给毛主席,并在红军中帮助他巩固地位。
这几件事表明,周总理对毛主席的支持至关重要。如果没有周总理的帮助,毛主席可能在关键时刻无法回到前线,革命的道路可能会更加艰难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协作
1949年10月1日,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成立了新中国,周总理就在他身边。建国后,毛主席主要负责国家的大方向和思想引导,而周总理则担任国务院总理,负责处理外交和经济等具体事务。他们俩配合得非常好,一起应对了建国初期的各种挑战,比如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等。
周总理在对外交往方面特别出色,代表新中国与很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,展现了非凡的才能。在国内,他推动了工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发展,为国家的进步奠定了基础。毛主席则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,为国家指明了方向。虽然两人在一些问题上有不同意见,但为了共同的革命事业,他们都相互信任。
1976年1月8日,周总理因病去世。毛主席在书房里沉默了很久,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。他知道周总理在革命和建国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。周总理的离去对毛主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。
正是因为毛主席的卓越战略眼光和周总理的全力支持,新中国才得以辉煌建立。如果没有毛主席的引领,革命难以成功;若无周总理的帮助,毛主席的才能可能不会这么快被人们所认识。
专业的股票配资价格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