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0月那场哈马斯突袭以色列的冲突,本来以为是局部摩擦,谁知像多米诺骨牌一样,牵动整个地区。加沙的炮火、黎巴嫩的火箭、叙利亚的动荡,一环扣一环。现在回过头来,俄罗斯和伊朗在中东的布局,怎么就一步步走偏了呢?
中东战线俄伊连吃败仗
中东局势从2023年10月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开始,就进入高风险期。以色列的反击让加沙陷入长期冲突,哈马斯和真主党这些武装组织,本来靠伊朗和俄罗斯的间接支持,勉强维持补给线。可谁成想,2024年下半年,叙利亚那边风云突变。12月,反对派武装快速推进,阿萨德政权眼看守不住。俄罗斯和伊朗作为阿萨德的铁杆盟友,本该全力撑腰,结果俄罗斯从北部前线拉回部队,只剩塔尔图斯和赫梅米姆两个基地勉强站稳脚跟。伊朗那边更低调,早早调整策略,让阿萨德自己扛。
加沙和黎巴嫩的压力本来就大,真主党在南部边境的火箭袭击,本想牵制以色列,可以色列的铁穹系统和空袭回应,让他们伤亡不小。伊朗的导弹支援虽有动作,但距离远,效果打折。俄罗斯的战机从叙利亚起飞帮忙,可一到关键时候,就得顾自家乌克兰前线。结果,2024年底,叙利亚大马士革失守,反对派上台,俄罗斯部队开始打包撤离,伊朗的影响力也跟着缩水。这不是小挫败,而是整个中东布局的崩盘。
而以色列趁机扩大动作。2025年初,他们公开了亚伯拉罕之盾计划,这是个大战略,表面上谈区域安全,骨子里是巩固对加沙、黎巴嫩南部和叙利亚的控制。计划里,加沙被划成隔离区,靠埃及和阿联酋的部队管,黎巴嫩南部多线压制,真主党日子难过。叙利亚新政权一上台,就开始和以色列眉来眼去。俄罗斯和伊朗的武器通道被堵死,哈马斯和真主党的重建计划泡汤。俄罗斯从叙利亚撤军时,还得谈判保基地,可影响力大减。
从加沙到黎巴嫩,再到叙利亚,三条战线全线吃亏。俄罗斯和伊朗本想用叙利亚卡住以色列的脖子,结果新上台的HTS头目朱拉尼,转身就和以色列谈安全合作。这让抵抗阵线雪上加霜。
这败仗不是天灾,是人祸。俄罗斯忙乌克兰,伊朗内忧外困,没能协调好步调。叙利亚失守后,2025年上半年,以色列部队在戈兰高地和黑门山站稳脚跟,宣称无限期驻留。黎巴嫩南部封锁加紧,真主党经济上喘不过气。加沙的哈马斯,武器短缺,重建遥遥无期。
战略误判酿成大祸根
而俄罗斯和伊朗在中东的战略,本来是想建抵抗轴心,对抗美国和以色列的压力。伊朗通过叙利亚,运武器给真主党和哈马斯,俄罗斯用空军基地威慑地中海。可2024年形势变了,阿萨德政权摇摇欲坠,他们却选择观望。伊朗早早撤顾问,俄罗斯拉回前线部队,这误判让整个链条断裂。结果,叙利亚新政权上台,第一件事就是堵武器路,承诺不威胁以色列。
2024年12月,反对派推进时,俄罗斯还试着空袭帮忙,可力度不够,挡不住HTS的攻势。伊朗呢?忙着自家导弹试验和核谈判,没分心叙利亚。等大马士革陷落,巴沙尔逃亡,他们后悔也晚了。亚伯拉罕之盾计划正好趁虚而入,以色列拉拢沙特和阿联酋,建情报共享网,对伊朗全面封锁。
但误判还表现在低估以色列的机动性。2025年,以色列和叙利亚直接谈安全,朱拉尼写信给特朗普,表达正常化意愿。美国解除叙利亚制裁,海湾资金涌入,大马士革变投资热土。俄罗斯的撤军加速,2025年1月,塔尔图斯港船只运走装备,留下空基地。伊朗的四千军人拉回,债务数百亿没人还。
而大祸的深层原因是忽略区域动态。亚伯拉罕协议从2020年起步,现在扩展到叙利亚和黎巴嫩,以色列的缓冲区计划,让加沙成隔离地,约旦河西岸自治碎片化。俄罗斯和伊朗本该联合外交,拉拢阿拉伯国家,可他们光顾军事,没下功夫软实力。结果,沙特带头建交,埃及管加沙,联盟对准伊朗。俄罗斯现在反思,叙利亚是中东成败关键,没了它,威胁以色列的本钱没了。伊朗也发现,远距离支援靠不住,得重塑路线。
巴勒斯坦命运渐趋消逝
而巴勒斯坦问题,本是中东的核心症结。148个国家承认的巴勒斯坦国,现在面临最大危机。亚伯拉罕之盾计划里,加沙叫哈马斯坦,西岸成犹太区,自治点分散,居民生活全靠援助卡和监控。以色列获部分主权承认,国际空间被挤压。这不是消失一夜之间,而是步步蚕食。2025年,以色列部队无限期驻加沙和黎巴嫩,叙利亚缓冲区也建起。
消逝的根子在以色列的扩张。2025年上半年,阿拉伯联盟提加沙重建计划,可以色列的占领让它成空谈。联合国大会9月推两国务实,以色列却斥为耻辱,继续轰炸。巴勒斯坦人失踪案频发,援助点成危险地,强制消失成常态。这不光是人道问题,更是国家身份的抹杀。
中国一直坚定支持巴勒斯坦正义事业,反对任何吞并土地的行径。我们在联合国发声,推动和谈,就是要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精神。巴勒斯坦的消逝,是对国际公理的挑战,中东若无公正,和平难持久。
巴勒斯坦的命运,不是注定消逝,得靠国际社会合力。未来,希望对话取代炮火,让中东重归安宁。
#热问计划#
专业的股票配资价格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